《周易》即《易經》,《三易》之一(另有觀點:認為易經即三易,而非周易),是傳統經典之一,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,內容包括《經》和《傳》兩個部分 。《經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,卦和爻各有說明(卦辭、爻辭),作為占卜之用。《周易》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,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《易傳》。《傳》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,統稱《十翼》,相傳為孔子所撰。
春秋時期,易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。易學前后相因,遞變發展,百家之學興,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。自孔子贊易以后,《周易》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,六經之首。儒門之外,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并列發展: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;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,易學開始分為三支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,分為“兩派六宗”。兩派,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;六宗,一為占卜宗,二為禨祥宗,三為造化宗,四為老莊宗,五為儒理宗,六為史事宗。《周易》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,是古代漢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結晶,被譽為“大道之源”。內容極其豐富,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。
《易經》是深奧而古老的中華經典書籍,其中包涵著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?!兑捉洝分杏泻芏嗝跃?,啟迪人心,發人深省。而諸多名言中,最著名的莫過于這一句了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,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被很多人奉為人生座右銘的一句話,究竟包含哪些意思呢?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?
01一陰一陽之謂道
先民們通過千百萬年來,觀察這個世界,總結出一套規律與經驗,世界上千姿百態的萬事萬物都是陰和陽相互作用,相輔相成的結果。如果把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,看做“陽”,那么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,便是“陰”。事物自身存在矛盾,事物與事物之間,也存在矛盾,但矛盾又是對立又統一的關系。一般來說,“陽”的一面,處于主導地位,“陰”的一面,處于從屬地位。
02人生有兩面:剛強和進取,柔順與退讓
《易經》開篇,為乾、坤兩卦,乾坤一詞,是我們最常講的。乾卦所指,代表的是人生剛強和進取的一面,坤卦所指,代表的是人生柔順與退讓的一面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,是說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什么?優勝劣汰,強者為王,勇者勝,所以君子應自強進取,果敢剛強,能夠打得開局面,拓得開人生之路。人生的初始階段,事業的草創階段,要有這種勇猛剛強之氣,才能闖出一條路,撐開一片天。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,是說除了剛強勇猛之外,人還得有柔順退讓、包容厚重的一面,這樣做,才可以像大地一樣,承載萬物,容納一切。
03對內要嚴苛律己,對外要敦實寬厚
自強不息,可以看作是做內在,對自我的一個要求,不斷地求取知識技能,積累自己,讓自己強大自己,并且要毫不松懈,一直持續做下去。厚德載物,則是對人的態度,敦厚一些,寬容一些,不要斤斤計較,不要怨恨在心。你看那大地,承載著所有的重量,卻不言不語,默默運行,正因為如此,所有的人都離不開它,它的作用與價值,更顯珍貴。
04乾為馬,坤為牛,以馬喻天,以牛喻地
為什么說“天行健”,知道了乾為馬,以馬來比喻天,以奔跑的駿馬,來象征一個人的自強進取的精神狀態,就很好理解“天行健”了。以牛喻地,牛的特點是什么?溫順,耐勞,任勞任怨,柔順。所以,人在進取之時,要像馬兒一樣,肆意飛馳,馳騁于世,建功立業;而守成時,或者說人生的第二個狀態,應該是像牛一樣,懂得柔順處世,容納他人。
小結:
要正確理解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,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,可從四個方面入手:第一,陰陽謂之道,第二,人的兩面即剛的一面和柔的一面,第三,對內要嚴苛,對外要寬厚,第三,進取時像馬,守成時如牛。
縱觀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,每一次經濟的騰飛,都伴隨著《周易》文化的繁榮。現在,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,對《周易》文化的研究應用也進入了一個新高潮。為了順應這一新形勢,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,本文擬從企業管理的角度進行探討,以期拋磚引玉。《周易》將宇宙萬物作為一個整體,“我”是一個個體,是其中的一員,身居其中,既要順應其發展,又應保持自己獨立的個性?!皹穭t行之,憂則違之”。當外部環境有利于自己,彼此能融洽和諧時,就要敞開心扉,與時俱進;當外部環境不利于自己時,就要閉關自守,練內功,多修為,夯實自己。有的人說,《周易》只注重整體發展,忽視了個體生存,其實,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。雖然,事物在整體上呈現著螺旋式的發展,但是,在其深層卻始終伴隨著一個“自我”,兩者相互制約、相互促進、相互發展。企業和員工的關系亦是如此,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“不知是我們改變了世界,還是世界改變了我”。所以,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,既要重視企業的發展,又要強調員工的參與意識和主觀能動性,即“全民動員,全員參與”,此為企業制勝的重要法寶之一。有句俗話說,“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”說的是希望意識,人在困難之時,應該意志堅定,迎難而上。坤卦初爻云,“履霜,堅冰至”,則是告誡人們應該有憂患意識。地面踏霜,天氣漸冷,冬天快到了,應盡早做好抵御嚴寒的準備。而《周易》曰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,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告誡人們,凡事要謹慎,不能認為某件事是好事,但是以為太小而不愿意做,只想做轟轟烈烈的大事,孰不知,任何事情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,點滴積累,積少成多,以至大;更不能認為某件事是不好的事,但以為是小事而去做,認為做了沒有什么大的影響,俗語有云“少時偷針,大時偷金,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對做壞事,壞的念頭,要防微杜漸。在企業管理上,對于任何不好的苗頭,都應堅決杜絕,小懲大誡。在一定的條件下,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。一個物體如果達到一定的速度就可以轉變成能量;而當能量靜止時,就變成了質量,成為一種物體?!吨芤住分械摹八鸺葷必韵笳魇挛锏某晒?,是事物的終結之象;而繼之的“火水未濟”卦,是《周易》六十四卦的末卦,卻是告訴人們,事物并未完結,完結只是一種表面現象;事物從一種形態消失,總會以另一種形態呈現,此即所謂“生就是死,死就是生?!彼?,由“水火既濟”進至“火水未濟”是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,是一種質的飛躍。中華氣功亦是基于這一理論,所追求的正是這種生命意義上的飛躍。作為一個企業,不僅要超越別人,更要超越自己。要以產品為載體,以質量為保障,不僅要不斷地充實、擴大自己,更要謀求精神文化的體現,以期質的飛躍,長盛而不衰。《周易》曰“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?!币馑际钦f,如果做某件事,遇到了阻礙,感覺到了盡頭,無法繼續,就要動腦筋,轉變思維方式,不能用老方法,必須探討另外的途徑,只有如此,才能順利通暢,做人做事才能長久。作為一個管理者,必須具有超前意識,提前發現問題,提前備好應急方案,盡早疏通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暢。如果等出現了問題再去想辦法,只會貽誤商機,勞民傷財。世事萬物,有偶然,也有必然。做人做事,則是從偶然中尋求必然,從必然中查找規律,以期順勢而為?!绊槃荻鵀?,事半功倍;逆勢而為,事倍而功半”。《周易》有云,“夫‘大人’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和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兇,先天而天弗違,后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況于人乎,況于鬼神乎?!骸疄檠哉?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忘,知得不知喪。其唯圣人乎。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圣人乎”。把《周易》融于企業管理,如此境界,如此人生,豈不瀟灑快哉!